人物志

萧文亮的文和画

炙热的1996年夏天,华北平原上,一切都笼罩在干旱的阴影之下。萧文亮先生的画作,将我带回了那片焦土,带回了那段关于水,关于生命,关于希望的记忆。

他的画不是精细的植物图谱,也不是严谨的自然科学记录,而是一曲对土地的赞歌,一首对生命的咏叹。画面上,干裂的土地、枯黄的野草,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残酷。然而,就在这片看似绝望的景象中,一口口老井,如同大地的心脏,汩汩涌出生命的甘泉。

《千手千眼》这幅水墨作品,以其独特的视角,将井的意象无限放大。那井口,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神秘入口,又像是无数只眼睛,凝视着这片干渴的土地,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。

《虎山行》中,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坚韧生命力的虎,它象征着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,在逆境中寻找出路,在绝望中孕育希望。

《信物》则以简洁的线条和色彩,描绘了井水与土地的亲密接触。那涓涓细流,滋润着干涸的土地,也滋润着人们的心田。这不仅仅是水的滋养,更是希望的灌溉。

在《天仙御鹿》和《仙鹿》中,神鹿的出现,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。鹿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祥瑞和美好,它的出现,预示着希望的到来,预示着生命的复苏。

《伯年》这幅肖像画,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干旱的场景,但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。那饱经风霜的面容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,也诉说着对土地的深沉的爱。

《机密》则以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,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。那隐藏在井底的秘密,或许就是生命的奥秘,或许就是希望的源泉。

《忐忑的心》、《莫言和大千之间》、《钏》、《梅花书屋》、《一颗红桃》、《千里江山》、《一家》、《春风十里》、《金玉满堂》……每一幅作品,都以不同的形式,表达着对土地的热爱,对生命的敬畏。

萧文亮先生的作品,并非简单的描绘自然景象,而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,将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。他笔下的井,不仅仅是汲水的工具,更是生命的象征,是希望的象征。那流淌的井水,不仅仅是滋润着土地,更是在洗涤着人们的心灵。

在欣赏这些画作的过程中,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炎热的夏天,感受到了烈日的灼烤,也感受到了井水的清凉。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,听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祈祷,也听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盼。

萧文亮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,将那段难忘的记忆,定格在了画布上,也定格在了我的心中。他的作品,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,更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篇,一首首赞美生命,赞美希望的诗篇。它们提醒着我们,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,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来的希望。因为,生命的力量,就如同那源源不断的井水,永远不会枯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