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齐白石的《可惜无声》册页,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田园牧歌的小窗,微风拂过,带来阵阵花香,虫鸣声虽不可闻,却在纸上跃动,在心中回响。这套创作于1942年的十三开册页,是白石老人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杰作,亦是他心中珍藏的宝贝,题名“可惜无声”,饱含着画家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,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喜爱与惋惜。
这并非精细入微的科学图谱,而是饱含诗意的自然颂歌。工笔草虫,笔墨清雅,工整细致中透着天真烂漫的气息。它们并非静止的标本,而是鲜活的生命,在花间叶底,嬉戏追逐,演绎着生命的律动。
你看那雁来红,如点点胭脂散落在纸上,一只蝴蝶翩翩起舞,正欲飞向这片火红,而一只蜻蜓早已停驻其上,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微光。疏密有致的构图,动静结合的画面,将乡间小景的轻快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,令人心生向往。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,感受着微风的轻抚,闻着花草的芬芳。
再看那幅荷花图,奇崛的构图,稚拙可爱的荷叶与荷花,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世界。两只蜻蜓在荷叶下盘旋,虽然听不到翅膀扇动的声音,却能感受到它们轻盈的舞姿。这无声的律动,更激发了观者无限的遐想,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其中的一只蜻蜓,在荷塘间自由飞翔。
还有那牵牛花,沿着对角线蜿蜒生长,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层次。一只蝴蝶在花朵上方飞舞,而一只草蜢则在花朵的另一侧觅食,它们都被盛开的牵牛花所吸引。这简单的画面,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,展现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,也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脆弱。
每一页都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,每一幅都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。虽然只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鸟草虫,但在齐白石的笔下,它们被赋予了永恒的美感。他用率真老辣的笔墨,鲜艳亮丽的色彩,生动自然的造型,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力,创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律动,一曲无声的乐章。
这套册页,曾作为荣宝斋七八十年代木板水印的母本,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白石老人的艺术魅力。它不仅是齐白石的代表作,更是中国博物画的瑰宝。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,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,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,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。
凝视着这些精妙的画面,我不禁感叹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,也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。这无声的乐章,在心中激荡,久久不能平息。它提醒我们,要用心去感受自然,去发现生活中的美,去珍惜每一个生命,去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无声之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