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朝清供,这不仅仅是一个画题,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,一种对美的虔诚供奉。汪曾祺先生以其特有的温润笔触,将这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美好定格于方寸之间,成就了这幅《岁朝清供》。
画作不大,36cm见方,却将冬日里的一抹鲜活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天竹果实累累,颗颗饱满,如玛瑙般晶莹剔透,散发出喜庆的光泽。腊梅则以其清雅的姿态,傲然挺立,点点金黄的花瓣,在寒风中微微颤动,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。而水仙,则以其冰清玉洁的韵致,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。它静静地伫立在清水中,纤细的叶片,亭亭玉立,洁白的花朵,散发着淡淡的清香,令人心旷神怡。
汪老先生不仅是一位画家,更是一位生活家。他观察细致入微,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充满了热爱。在他的笔下,即使是寻常的萝卜、青蒜,也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。他曾写道,穷家过年,也要有一点颜色。这“颜色”,不仅仅是指视觉上的色彩,更是指生活中的希望和活力。一盆青蒜,一个雕刻成花篮状的大萝卜,都能为清贫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,这正是他对生活的诗意解读。
汪老先生的画作,没有繁复的技巧,也没有刻意的雕琢,却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人间的温情。他笔下的花卉,并非仅仅是静物,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个体。天竹的繁密,腊梅的清雅,水仙的淡雅,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,仿佛可以闻到它们的芬芳,感受到它们的温度。
与任伯年笔下繁密的天竹相比,汪老先生的天竹更显清疏,与齐白石笔下朱红的天竹相比,汪老先生的天竹则更偏紫红。这并非技法上的高下之分,而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。正如他所言,黟县的天竹果实正红,杭州茶叶博物馆的天竹则偏紫,不同的地域,不同的气候,造就了不同的色彩,也赋予了作品不同的韵味。
而水仙的刻画,更体现了汪老先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。他深知养水仙的诀窍在于“刻”,只有经过精心的雕琢,才能使水仙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。然而,在绘画中,他却选择了描绘完整的球茎,因为在他看来,刻过的水仙虽然花美,但形态却“不入画”。这并非是对现实的回避,而是对艺术的一种取舍,一种对美的独特理解。
这幅《岁朝清供》,不仅仅是一幅静物画,更是一首赞美生活的诗歌。它以简洁的构图,清丽的色彩,展现了冬日里的一抹生机,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汪老先生的笔下,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,而是融入了生活的点滴,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,温暖着人们的心房,也提醒着人们,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,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对美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