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的风,吹拂着嘉陵江畔的磐溪,也吹拂着徐悲鸿先生的画案。1944年的夏天,烽火连天,山河破碎,而先生却在战乱中觅得一方宁静,绘就了这幅令人心安的《双猪图》。
画中,青山静默,白云低垂,仿佛时间也停驻下来,只剩下一片祥和的田园牧歌。两只猪,肥硕可爱,憨态可掬,正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片宁静。它们或低头觅食,或抬头远眺,眼神中没有一丝惊恐,只有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依恋。
先生的笔触细腻而温柔,将猪的皮毛描绘得光滑而富有质感,仿佛能感受到它们肌肤的温润。那黑白相间的毛色,在阳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泽,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。
画的上方,先生题了一首小诗:“白云覆青山,静观意自闲。有人好肉食,喂猪于期间。忽然我想起,闲哉回回也。”这诗句,看似随意,却饱含深意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先生或许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,渴望一份宁静与祥和。而这“闲哉回回也”,不仅仅是对画中猪的描写,更是先生对自身心境的写照,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,对简单快乐的追求。
回回,是古人对猪的别称。这个称呼,带着一丝古朴和亲切,也让这幅画更添了一份诗意。先生以“回回”代指猪,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,也为这幅画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。
凝视着这幅《双猪图》,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。我想象着先生在磐溪边作画的情景,感受着他在战火纷飞中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,对生活的热爱。
徐悲鸿先生,中国现代绘画的奠基者之一,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创作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艺术作品。他的画作,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,也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而这幅《双猪图》,虽然题材看似平凡,却蕴含着先生对生命、对自然的深刻感悟。
画中的青山白云,象征着和平与宁静;肥硕的猪,象征着富足和安康。先生用简单的笔触,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田园景象,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在那个充满动荡和不安的年代,这幅《双猪图》就像一缕清风,拂去人们心中的焦虑和恐惧,带给他们一丝慰藉和希望。它提醒着我们,即使身处逆境,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对美好的追求。
这幅画,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,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,一首对和平的祈愿。它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,也传递着先生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。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,播撒在人们的心田,生根发芽,开出希望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