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白石的《石门二十四景图》,宛如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,将我们带回1910年的湘潭,感受着白石老人四十六岁那年的心境。彼时,他远游归来,想必心中积淀了无数的感悟,好友胡廉石的邀约,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他创作的涟漪。二十四景,由王仲言拟题,白石老人挥毫泼墨,历时三个多月,终成佳作。
这并非寻常的山水,也不是工笔的细描,而是白石老人对日常生活的提炼和升华。他以最朴素的笔触,描绘着石门附近的寻常景色,却于平凡中见真情,于简单中见真章。
你看那《竹院围棋图》,竹影婆娑,两位对弈者神情专注,仿佛时间也静止在棋盘之上。黑白之间,是人生的博弈,也是友情的交融。几笔勾勒,便将竹院的清幽和对弈的乐趣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再看那《春坞纸鸢图》,孩童们欢快地放飞风筝,一线牵引着,仿佛连接着天与地,梦与现实。白石老人题诗曰:“不见木鸢天上去,诸君尘世未曾看。”这风筝,不仅是孩童的玩具,更是白石老人对自由的向往,对童心的珍视。
《棣楼吹笛图》中,悠扬的笛声在花间飘荡,笛声穿透云层,回响在碧落之间。那“花外一声闻铁笛,云横碧落棣楼寒”的诗句,更是将笛声的清冷和意境的悠远描绘得如诗如画。
《古树归鸦图》里,斜阳西下,群鸦归巢,古树静默。这幅画并非描绘热闹的景象,而是呈现一种宁静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一种“省却人间烦恼事”的淡泊心境。
《龙井涤砚图》展现的是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,洗砚、挥墨,于井中汲水,仿佛也在洗涤心灵,感悟自然。那“日洗砚池挥宿墨,好从井裏悟云烟”的诗句,更是将这种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一幅幅画卷,如同一首首小诗,吟咏着生活的点滴,也流露出白石老人对自然的热爱,对人生的感悟。他用最简单的线条,最朴素的色彩,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,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。
《藕池观鱼图》中,观鱼并非只是为了口腹之欲,而是从中体味生活的乐趣。那“清池河底羡鱼行,巨口细鳞足可烹。此日读书三万卷,不如熟读养鱼经”的题诗,更是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幽默感。
《松山竹马图》则勾起了白石老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,竹马嬉戏,那是无忧无虑的快乐,也是对纯真年代的怀念。
《湖桥泛月图》中,泛舟湖上,掬水月明,这是何等的浪漫和诗意!白石老人的画作,不仅展现了景色的美,更展现了心境的美。
从《槐荫莫蝉图》的夏日蝉鸣,到《鸡岩飞瀑图》的飞流直下,从《蕉窗夜雨图》的雨打芭蕉,到《静园客话图》的故友重逢,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,也展现了白石老人对生活的热爱。
无论是《柳溪晚钓图》的悠闲垂钓,还是《秋林纵鸽图》的鸽子飞翔,无论是《曲沼荷风图》的荷塘清香,还是《石泉悟画图》的创作感悟,都体现了白石老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
《疏离对菊图》中,菊花傲霜,象征着高洁的品格,也表达了白石老人对人生的态度。而《霞绮横琴图》、《仙坪试马图》和《香畹吟樽图》等,则展现了白石老人多才多艺的一面,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。
《雪峰梅梦图》以梅花入梦,表达了白石老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。
《石门二十四景图》不仅是白石老人的早期代表作,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感染着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的艺术爱好者,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白石老人的艺术世界和人生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