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·凡·艾克(Jan Van Eyck),又译扬·凡·爱克,生于1385年,逝于1441年,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,被誉为“油画之父”。他的出生地位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马塞克城,与同时期的胡伯特·凡·艾克合称为凡·艾克兄弟,二人共同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基础。
扬·凡·艾克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辉煌与成就。1425年,他成为菲力蒲·卢·蓬公爵的宫廷画师,并曾作为使节到访葡萄牙等地。他的画作以写实的精细描写和微妙的光影表现而闻名,将神圣的内容拉入现实世界中,着力描绘现实生活、现世人生的丰富多彩。在1422年,他成为“残酷的”约翰伯爵的宫廷画家,在荷兰的海牙为其装饰宫廷建筑。约翰伯爵去世后,他移居佛兰德尔,并定居在布鲁日,以其卓越的才华受到勃艮第公爵的青睐。
《根特祭坛画》(内侧)
扬·凡·艾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与兄长胡伯特共同完成的《根特祭坛画》。这幅祭坛画是为根特市长约多库斯·威德订制的教堂屏风画,从1415年开始绘制,直至1432年完成,历时18年之久。祭坛画全部完成后,共有20个画面,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一件教堂艺术品,标志着人文主义艺术的诞生和美术新时代的开始,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基础。由于《根特祭坛画》首次运用油画颜料绘制,凡·艾克兄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油画的奠基人。
除了《根特祭坛画》外,扬·凡·艾克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《阿尔诺芬尼夫妇像》(1434)、《罗林的圣母》(1435)等。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对空间、光线以及细节、质感的高超把握。在《阿尔诺芬尼夫妇像》中,扬·凡·艾克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,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,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。这幅画中的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,又有世俗的观念,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,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。
《阿尔诺芬尼夫妇像》,1434
扬·凡·艾克在油画技巧上的创新使他成为了当时欧洲最杰出的画家之一。他改进了绘画技术,发明了油画颜料,用油来调制颜料以便涂到画板上,使得画作色彩鲜艳、富丽辉煌,且能够长久保存。他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,而且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《圣母子与卡农·凡·德·佩尔》,1436
《教堂圣母子》(The Virgin and Child in a Church),约1437/40,板面油画
《圣母子、圣米迦勒和圣凯瑟琳的三联画》,也称《德累斯顿三联画》,1437年,橡木油画
《包着红头巾的男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