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志

「书画欣赏」王铎行草《赠郝棫清诗卷》

偶然翻到王铎的行草《赠郝械清诗卷》,绢素上的墨痕仿佛带着三百多年前的风霜雨雪,扑面而来。朵云轩的珍藏,如今透过屏幕,也能感受到那份震撼。

画卷展开,近三米的长卷,气势磅礴。米黄色的绢本,晕染着时间的痕迹,更衬得墨色淋漓,浓淡相宜。王铎五十一岁,正值创作的盛年,笔力雄健,如“狮子扑象”,却又并非一味蛮横,而是刚柔并济,充满了控制力。

诗卷的内容是赠予友人郝械清的,字里行间流露着动荡年代的无奈与希冀。开篇的“扰扰十余载,榛涂不似春”,仿佛让人看到了战乱后的萧条景象,如同中世纪晚期博物画中描绘的荒凉景色,带着一丝悲凉的底色。然而,朝廷的关怀,江汉的倚重,又让人看到了一线希望,如同文艺复兴早期那些逐渐明亮起来的画作,预示着新的开始。

诗中提到的“谢太傅”,让人联想到东晋名臣谢安,他曾在淝水之战中运筹帷幄,平定战乱。王铎借此典故,表达了对郝械清的赞赏和期许,希望他能像谢安一样,为国家安定做出贡献。这种寄托,在王铎的笔下,化为浓墨重彩,一笔一划都饱含深情。

诗卷的后半部分,描绘了与郝械清相聚的场景。“相遇忽无闷,一樽意未央”,简单的几句,便将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就像18世纪的博物画家,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动植物的细节,王铎也用他遒劲的书法,描绘了人情的温暖。

“风尘消佩矟,雨雪解行装”,战乱的阴霾逐渐散去,和平的曙光即将到来。这让人想起19世纪的博物画,画面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探索和赞美,也预示着人类社会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而“太平氛若灭,分减禹余粮”,更是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憧憬,仿佛看到了田园牧歌般的景象,如同现代博物画中展现出的自然和谐之美。

王铎的书法,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,更是情感的抒发,意境的营造。他用笔的轻重缓急,墨色的浓淡干湿,将诗句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字与字之间,行与行之间,充满了变化,却又和谐统一,如同大自然般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
细细品味这幅诗卷,仿佛穿越时空,与王铎和郝械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。在战乱纷飞的年代,他们对和平的渴望,对友情的珍惜,对未来的憧憬,都凝聚在这卷书法之中。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一份情感的寄托。

这幅《赠郝械清诗卷》,如同一部浓缩的博物画史,从中古的荒凉到文艺复兴的曙光,再到近代的繁荣,最后回归到对自然的和谐与美的追求。而王铎,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博物画家,用他的笔墨,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,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