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志

《刘明仲墨竹赋》:兼收并蓄,包容百家

墨痕深处,竹影婆娑,仿佛能嗅到清新的竹叶香气,感受到山间微风的轻拂。这便是黄庭坚的《刘明仲墨竹赋》,一幅并非真正描绘竹子,却比任何工笔都更能展现竹之神韵的书法作品。它不像西方博物画那样精细地描摹物种的形态特征,而是以一种更东方式的写意笔触,捕捉了竹子的灵魂。

凝视着这幅作品,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北宋的汴梁城。彼时,黄庭坚正值壮年,仕途得意,文采斐然。他提笔蘸墨,并非为了记录某种植物的形态,而是为了抒发胸中的一股逸气,一种对自然、对生命的感悟。

这幅作品的拓本如今静静地躺在湖北襄阳图书馆,由胡绳先生捐赠。泛黄的纸张,斑驳的墨迹,更增添了它历史的厚重感。横32厘米,纵30.5厘米,这方寸之间,却蕴藏着无限的意境。

你看那墨色的浓淡变化,如同竹叶在阳光下的明暗交错,或浓墨重彩,苍劲有力,如老竹挺拔;或轻描淡写,飘逸洒脱,似新篁摇曳。那流畅的线条,如同竹节的自然生长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。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雕琢,却处处体现着“无法之法”的精妙。

黄庭坚说,“老夫之书本无法也”,这并非狂妄自大,而是一种超脱的境界。他将书法视为一种心灵的表达,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。正如他所言,“心不知手,手不知心”,当他创作的时候,心中没有固定的章法,笔下的线条自然流淌,如同山间清泉,自由奔放。

他汲取了王羲之的飘逸,王献之的洒脱,张旭的狂放,怀素的奔腾,颜真卿的雄浑,高闲的清雅,杨凝式的奇崛,周越的古朴,苏舜钦的俊逸……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他的诗文奇崛放纵,开创了江西诗派,与苏轼并称“苏黄”,他的词清新瘦硬,与秦观并称“秦七黄九”。他是一位全才,他的艺术成就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整个北宋文坛。

而这幅《刘明仲墨竹赋》,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,更是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,一曲悠扬的田园诗。它让我们感受到竹子的清雅高洁,也让我们体会到黄庭坚的旷达胸襟。

闭上眼睛,仿佛置身于竹林深处,清风拂面,竹香沁人心脾。耳边传来黄庭坚的低吟浅唱,他的声音穿越时空,与竹林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曲天籁之音。

这是一种心灵的洗礼,一种美的享受。这便是黄庭坚的艺术魅力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enduring 的魅力。它像一盏明灯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,也温暖着我们的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