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志

郑乃珖:以工写交融,诠释时代精神的画作

在当代中国画坛,郑乃珖是一个响亮的名字,他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教育家,更是中国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。他的一生,都在为当代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发展默默耕耘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郑乃珖(1911—2005)

郑乃珖生于1911年,逝世于2005年,是福建福州人。他号璞夫,别署璧叟、璧啸,晚年又号璧寿翁。从小,他就受到祖父的熏陶,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后来,他有幸拜在刘海粟门下,接受了正规的美术教育。他的足迹遍布福建、台湾,甚至远赴南洋,举办画展,声名远播。

在教育方面,郑乃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。他曾在福建、台湾任教,后来成为美协西北分会的专业画家,并在西北艺专(现在的西安美术学院)担任国画系讲师、教授。他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,真可谓是“桃李满天下”。

郑乃珖的艺术风格独特,他擅长工写并用,无论是山水、人物,还是花卉、翎毛、走兽,他都能画得精妙绝伦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每一幅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民族的传统精髓。他强调师法自然,以生活为基础,这也是他艺术观的核心。

在艺术创作上,郑乃珖勇于突破前人的藩篱。他在意境、取材、构图、造型、用线、敷彩以及题款、盖章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,为中国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。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,并送往各国展出,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收藏。

除了艺术上的成就,郑乃珖还非常注重师德的培养。他与学生的关系融洽,经常耐心指导,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。比如,他与邓林之间的师生情谊,就展现了他高尚的师德风范。邓林经常带着邓小平出访带回的鲜花、家里包的粽子等礼物来看望他,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。

郑乃珖的一生,都在为艺术而奋斗。他的生活态度平和、自然、敏锐,无论是面对艺术还是生活,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。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,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魅力。

回顾郑乃珖的艺术生涯,我们可以发现,他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传奇色彩。青年时期,他辗转各地,声名鹊起;中年时期,他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,佳作频出,画坛为之震动;晚年时期,他退休回家乡,潜心创作,绘艺更加炉火纯青,并主持美协、画院工作,建树颇多。